"love someone who lets you break them twice"
Posts
北車,一些思考。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原來之前偶然在 Instagram 上刷到的「Picker|南機場拾荒者x和泰公益夢想家」便是學姊 Emily 與同學的團隊。當時還在想,臺大怎麼有一個性質這麼相似的社團吶。聚焦的還是關注這方面議題後便會知曉的南機場。那天佳縈說起 Emily 時還說起他們在進行著一個策劃,並且經營著 IG。所以原來都是同樣一件事,原來也與我們社團是有聯繫的,真好。於是馬上關注了。 剛剛刷到他們幾天前的文章,是【#拾荒者生命紀事——蔡阿姨特輯ep1:跟你說話我會氣死 !】。讀下來很受觸動,更慶幸遇見並關注了。 想起的是作為新聞系學生時,每每採訪時懷揣的不安、因為還是學生所以揮之不去,隱藏在倔強下的卑微。嗯啊,是我們想要來採訪的。我們可以選擇不吞下委屈、我們可以撒手離開。所幸還是堅持下去了,一點一點觸碰到了阿姨柔軟的一面。 所以又忽然想起了北車那些待我們十分客氣的哥姊們。是的,是客氣。他們會在我們來到面前進行交談時忍下菸癮,未點燃的便夾在手指間轉啊轉,默默隱忍。那位姓「學」、名字很好聽的阿伯,為了省一些也為了慢慢戒掉隱,一根菸自製成五份白紙捲起的小菸,每次只需要抽上一小根便足矣,卻在我們上前時停下並掩飾這進行中的拆分,而漫長的談話後忍不住問我們是否介意他點上一根菸時,點燃的卻是嶄新的一根,再娓娓說到,在我們面前還是點新的才不會是不好的示範,也才又重新拿出剛剛不動聲色收起的袋子。看著他指間嶄新的那根菸以極快的速度在燃盡,管不了這是危害他健康的癮,只覺得著急心疼。 每一次發餐時所感受到總是依然有點無法習慣的、類似「涵養」的態度。在這樣的生活條件下、在一個被幫助的社會地位中,如果我們作為給予幫助的人受到的是像【拾荒者生命紀事】裡蔡阿姨直接的態度表達,其實也不會責怪的。但他們卻給予了除了善意以外、超出他們所需反饋的,「涵養」。是通過隱忍、甚至就如學阿伯一樣還犧牲了一些「資產」的種種為我們著想的舉動。或許就因為北車作為一個代表性的無家者據點、無論是 NGO 或是民眾個人都會長期固定給予不同的幫助,因而他們已經建立一種與給予自己幫助的人的相處方式。 作為為北車的哥姊們給予幫助的我們是幸運的。只希望他們不需要太小心翼翼、不要委屈自己。
《影后》劇終。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今天。 因為是沒課、不需要早起的星期五,所以昨晚點開《影后》後便放任自己。 中途看了一次時間,凌晨三點。時間流逝得好快。 再後來有些疲憊了,感覺窗外天已經開始亮了。不喜歡這樣不安的感覺。即使是不需要早起的前一晚,也會覺得只能夠熬到天還沒亮為止。天亮了便開始焦慮。 但也決定就看完這集為止。畢竟還是要最晚中午12點起床,才來得及準備下午3點的ICL。 劇情開始收尾,所有人都有了歸宿。才發覺這原來就是最後一集。 《影后》從頭到尾12集從來沒有一刻讓我覺得冗余,可卻覺得還不夠、應該還要繼續。 可能是想看到薛和李子齊離婚的畫面以解心頭之鬱悶、可能是想看到周小凡和流氓正式確定關係後的甜蜜生活才覺得對得起他們先前的煎熬與拉扯。 就是覺得,戛然而止了。 好吧,儘管如此,我還是不願為此對這部劇留下任何一點抱怨。它值得完美的好評。 這幾天感謝《影后》,這樣無法自拔地追一部劇的感覺、心裡被填滿的感覺,真的太棒了。 周凡,刷新了我最喜歡的女性角色。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13/10/2023 昨天,我找不到快乐起来的方法 而今天,当我真的感到很快乐的时候,才发觉原来它很简单 过于把“23岁过得如何”放在了生日这一天,已经进入一段因工作而稳定得会有点感慨的生活的现阶段,差一点忘了这其实是前些时候的自己对于毕业后这一段时间的理想规划。 在南京的日子总是如梦一般,琐碎的日常反倒无时无刻让自己觉得踏实,觉得贴近自己。是那个国度的魔力,亦或是当时学生的身份,无从得知,也不想去找到解答。而当毕业季来临,是真的第一次感受到了毕业即失业这个当头棒喝的压力。不想为了逃避工作而无缝衔接继续深造,奈何也真的没有勇气没有信心开始工作。压力了一阵,直到某一天想起,我能不能给自己一年的时间,到喜欢的咖啡馆工作。这一次不再只是为了喜欢,而是认认真真地学习,同时在简单的生活步伐中好好沉淀,为一年后是继续升学或是投入工作做准备。 突然,终于松了一口气。
19/08/2024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在選課登記表單截止前半小時左右才看見這門課的選課方式, 表單裡要填上自己是否有與田野相關的經驗(深入訪談、觀察等), 以及選這門課的動機、對這門課的期待。 原本習慣性退縮,後來絮絮叨叨了一下自己作為新聞學生時課程作業需要的訪談、實習期間體驗過的觀察(馬上想到的便是雪州誌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采風時的風箏製作、紙紮品製作)等 非常沒有信心,卻又發現自己原來都接觸過,然而還是沒有信心,但也重拾了自己的答應過的, 要作為一個已經完成過一個新聞學學位的學生,來踏入人類學的大門。 還是沒有信心,但被錄取了就是一種肯定吧。 相比其他高中畢業生們,自己好歹完成了一個學位吧。 就這樣告訴自己吧。 昨天確實一直在刷郵箱,感到失落, 沒想到是零點以後才寄出的錄取通知,今早收到,更加的驚喜,謝謝。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16/06/2023 :) 决定直接来上海接家人的机 给自己再一次来这里走走的机会 大一回家前那七天的旅程很难忘 走了很多地方 其实就是一家一家书店去 而因为这些书店 我去了很多地方。 这一次忙着各种毕业前的准备 没有时间计划 只惦念着张爱玲故居和再看一次外滩 走到公寓前,开始飘着小雨。隔壁的千彩书坊窗边有一位蓄着白须的中年洋人,那个画面,岁月静好。路途中便已经想好要喝杯咖啡,也正好避避雨,于是走进。一切都让我没有被价钱劝退,点了一杯 Dirty,很好喝。当下心情极好,久违地想记手帐,拿出小本子的时候心里雀悦万分。 最后在这里看了一下午的书。能再一次用喜欢的方式体验一座城市,真的让人感到幸福。
19/05/2024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今天下班,车水马龙,可是一抬头,看见了很美的天空,从头顶延伸到视线尽头的地平线。天空真的好大,永远都那么大,永远都那么宁静。只要抬头注视它,心便会静下来,感受到,一切似乎确实是没什么的。 打烊忙完以后,店长们在聊天,溜进虽然开着门但依然像是隔离了声音一样安静的里面那个用餐空间。蹲着把飛飛圈在怀里,忍不住侧着头贴在它的背上,感受它的心跳,知道它是已经习惯和人类的相处所以能够“忍受”偶尔抽风想紧紧贴着它的我这么多个分钟都没有挣扎。阿飛虽然最爱撒娇、和我们有最多“交流”,但依然是一只猫,就像永远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的自闭型人格。 也第一次“公主抱”piccolo,而不是它总是先下手为强扒在我们肩膀上的姿势。它用一如既往认真直率的眼神表情一动不动看着我许久,觉得快融化。 曾经担心自己会偏心,但是发现,是因为和它们熟悉了、了解它们,所以对每一只都有分别对应的相处方式。突然安心了。 《我的阿勒泰》里那与牛羊马无限贴近的生活,真的很遥远,但今天在开始营业前、一点一点为开张做准备的那一小段宁静的时光,突然感慨有猫的生活同样那么幸福。
想去台灣的一百個理由。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20/04/2024: 2024年4月19日下午4点, 国立台湾大学第二梯次录取结果公布, 我被人类学系学士班录取了。 今天在卡夫卡听见椅子乐团仲颖的《Maybe Maybe》, 突然很感动。台湾,有椅子乐团啊。 于是决定,慢慢记下,接下来每一个想到的,去台湾的理由。 · 椅子乐团 :) · 看见襄含 ig story 和妹妹在马来西亚一起出门的照片,看见妹妹手腕的纹身 —— 纹身 :) (21/04/2024: 看到襄含今天的story,原来她们还在台湾~) · 在海一方。 · 給孤獨者書店。 (08/05/2024) · 一斤麵包 · 實心裡(羅翌慎老師) · 渡邊文矢老師 (28/05/2024) · 有公园的日常、早晨、周末 (01/06/2024) · 潛水 · 《潛水時不要説話》栗光 :) (05/06/2024) · 《父后七日》,也要买下...。
记 2023年5月13日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还在挣扎于论文进度的那一天 得知一直追随的民谣歌手和他的乐队也将参与 于是决定就掐着那一时间点去听一听就回来 毕竟 羊山公园离学校也真的很近 一趟公交过去 抵达音乐节的现场 是还没习惯的夏天的阳光普照 大大的草坪 满是热闹 出乎意料地让人感到舒服的热闹 好像一场盛大的野餐 真的很庆幸,去了那一趟。 压力被暂时忘却了,与众人好好享受了当下的自由、放松 轮到他们上台时已经入夜,听到了独属于这一场演出的歌曲背后的更多故事,所以非常,非常庆幸。 享受了一阵年轻人们随着音乐原地跳跃的兴奋,也因为大多都是大学生,大家都轻松自在却又不会超出了分寸,所以全程都很安心。 心满意足离开,走在风里,走在寂静的大马路边。一直很喜欢这个大学城区,总是有一种新开发区的整洁、宽阔,也一直都是宁静的。那时感叹,我们好久没有这样散步了。走着走着,居然直接走到了学校的地铁站,而我们原先的计划是从羊山公园的地铁站上地铁去吃海底捞的。多走了一站的距离,还要多搭一站地铁的意思。哈哈哈哈! 两个人的海底捞也很欢乐,刚好赶上地铁末班车回校。 就是,很棒的一天。 哦对,那位民谣歌手知道我们也去了,私信问有没有什么感想。正快乐地等着海底捞上餐,面前的汤底冒着白烟,周遭热热闹闹的,原想睡前静下心来写,那一刻又热情高涨,决定先写一写,一写便写了好长,写得满足。于是,更满足了。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有记忆以来第一次吓到跌坐在地上喊出来。 因为那只原本在贴近天花板的地方被我用药水喷喷喷的ZL突然张开翅膀朝我飞来。 妈妈好像昨天才说起在旧家的时候每次出远门比较多天回来就会出现几只ZL。 当时我心里很庆幸现在的家大概还新所以都没有出现这个情况。 然后今晚就在爸妈已经入睡而我换好睡衣享受着睡前看剧的时光时发生了。 看剧到一半下床去打开抽屉时蹿了出来钻到我摆满了书的櫉里。( 。。。) 跑下楼在原本的位置没有找到杀虫剂反而又从储藏室蹿了一只出来( 。。。) 最后找到一支有同样功效的药水,幸好也找到那只ZL新的位置开始连环喷,终于它不再动,可是我有满地和櫉壁的药水要抹掉。 处理完这些,还要回到房间面对房里的那一只。 以为它躲在堆叠的书之间的缝隙里,绝望又提心吊胆了很久。 终于发现它在贴近天花板的地方,药水又出了故障试了一些时间才终于成功可以继续喷。 然后它就张开翅膀真正把我吓到心脏快停止。 快哭出来站在爸妈房门口,最后还是决定自己解决。 所幸又在贴近地板的地方找到它。所幸它也许已经受到一些药水的影响总之就是没有再飞。所幸它钻到床底后还会再钻出来让我继续追着喷。 一开始就准备好的一个一次性塑料杯终于派上用场在它终于挣扎翻不了身的时候成功把它盖了起来压上我所有随手拿到的最重的书。 再所幸,两位姐都不在家,我可以彻夜开着风扇让药水消散自己换个房间避难。 写起来自己都觉得鸡毛蒜皮但是,天知道我今晚经历了什么。当下的绝望和恐惧巨大到真的觉得生活好难。心理一边崩塌一边又超出想象地顺利自己解决了一切。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终于来看这部《苍鹭与少年》。 一个人坐在影院里,想起这几天常常在ig story上看见的即将结束的一年里完成了什么事情的清单,注意到好几位友人的清单中“一个人看电影”那一栏都没有打上勾;今天下班前和同事说起我决定下班后去看电影,同事听见我打算一个人去,说自己还没试过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 于我而言这个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发掘出的给生活提供养分的方式,原来对部分人群而言并不平常。像曾经为书着迷一样,如今已经许久没有买书,因为发现,我的书橱已经足够宝藏。不知不觉,已经迈入为电影着迷的新阶段。 然后再在新的一年已经踏入第三天的这个时候,我才后知后觉浮现想在这个时间节点感叹、记录的事物——2023年,我好像看了很多场电影,好像,都没有错过想看的电影。而其中有一半都是自己去看的。在南京的时候,常常为了便宜的电影票去到偏远的电影院,也因此常常包场。养成的一些勇气,让自己回到马来西亚依然延续这个习惯并习以为常。是庆幸的。 借此,为20223年到影院看过的电影留个念。 南京篇: 《交换人生》《满江红》《无名》x2《拨浪鼓咚咚响》《困在心绪里的儿子》《铃芽之旅》《忠犬八公》《了不起的夜晚》《脐带》《泰坦尼克号(重映)》《人生路不熟》《长空之王》《天空之城(重映)》 马来西亚篇: 《Elemental》《Barbie》《消失的她》《Oppenheimer》《空巢》《孤注一掷》《我爱你!》《拯救嫌疑人》《WISH》《Wonka》《富都青年》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是没想到在这个好像应该庄重一些的台上 我会开心到忍不住一直回头和alicia用表情分享我的喜悦 因为 没想到我真的排到傅老师的面前让他为我拨穗。 现在想起都觉得无比幸运............ 大学四年,遇见最敬重的老师。 一学期并未好好珍惜的网课,在后来的日子那些潜移默化的收获才一点点浮现,于是想着如果有机会回学校一定要再上一次老师的课。然后真的回去了,公选课真的选上了,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就上这一门课。 这一学期的课,因为清楚了自己想要收获的是什么,所以也没有对知识的执着,而就是在细细品味老师说话的方式。一个看起来很静的人。当他得以说自己想说的话,会让人觉得,啊,感觉他是有很多话能够说的,只是他不愿。他也宁愿保持安静。 课堂以外,奔着老师出席的诗歌沙龙、经典文学作品分享会去了两三场,在诗歌沙龙里看见他自在的一面,那个场合,沙龙,志同道合的人们终于有机会聚到一起,不吵闹的热闹。 他思考上的批判性,挺厌世、挺犀利,难以与他安静的样子联想到一起,一度将我劝退。而后发现,这一切其实都建立在他对他真正敬重的那些的至高欣赏。他批判大部分,却也永远都是他欣赏的那一些,最谦虚虔诚的仰望者。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昨天。 回来以后终于第一次享有在外的me time。这是回家以后的生活唯一让我顾虑的地方,所幸这段日子慢慢建立起来了能够适应这里的方式的,在南京的生活与心态。不是在南京的状态有多好,而是这一次回去我确实找到了很棒的生活状态,而再面临变化,并且是知道这一走便不会再回去,想想真是一个很大的决定。很早下的决心,提前告知自己要割舍的有很多,但是一个好的决定。 买了想买的书、去了想去的咖啡馆、看了想看的电影。很棒。 其中一本是与天文有关的书籍,而 “Life Cafe 一间店” 关于咖啡的选择看得出他们的用心与了解,还有电影,是《Instrumental 元素城市》。没有刻意,而是渗透到生活里的,遇见他之后的一些变化。我很庆幸,还能用这样的方式,在离开、感觉已经不在一个时空以后,我自己在这里用这样的方式,感觉到与这个人还能有一些联系。它是踏实的。 以及,在life cafe的纸皮投币机投下20cents以后,翻开“答案之书”前,我在心里想问的是,我们现在的关系是否有变得更好。这个现在,指的是我坦白以后。这个关系,指的是作为互相珍重的朋友的关系。 喜欢,且需要这样 “旅行” 的心态,来过生活。人生原就是一场旅程。
🌙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刚刚得知我临走前匆匆写下的纸条已经交到你手上啦,那现在是给你的最后一张“纸条”了。 并不是想着那张纸条到你手上以后就要接着这一“张”,只是,刚好时间点碰上了。那张纸条,是临走前,想留下些什么,迫于时间,所以最后就是发自内心的那几句话。这段时间,实实在在感受到你对朋友的珍重,我一直觉得很幸运,知道该知足了,不过还是决定把一些话说出来,只是为了我自己。有点难受了,所以想放下了,以便,我能够真正开始新的生活。来到这一步,总是苦笑,我还是没那么伟大哈哈。 嗯,离开南京好像很久了,刚刚算了一下原来也就两个星期又一天。当初是因为你的那一壶手冲结识,却是我在后来说不清哪一个时间点开始,但确实挺早,就没有再把你当成一个普通的朋友。现在想想,或许从一开始就没有。因为结识得很偶然,那个时候甚至再碰见你时都不知道应不应该打招呼,所以某一天你主动打招呼的时候,我吓了一跳,但从此知道了我们是可以打招呼的关系。包括,你第一次叫我名字的那一天,哈哈,一直觉得你这方面的处事方式很让我欣赏。有一种单纯、原则上的执着,真诚得让我十分珍惜。 那晚夜爬紫金山,出发前一起吃的那一顿宵夜,是第一次听你说这么多关于自己的事。那个时候觉得你特别像个孩子,开心地分享着自己所有开心的事情。一起呆了一整个晚上,对我而言整个过程都很舒服自在。那一晚以后,我知道离开南京后我真的,会很舍不得这个人。也是在那一晚以后,我觉得,我们能够当朋友就已经很足够了。跟你当朋友,好快乐。 提笔已经很久,却也只写到了这里,因为回想了很多很美好的回忆。你提过的学校的好些角落,我自己都去了一遍。那一小段时间因为一些事情我断了许多联系,就是靠这些撑过去的。一组团足球场那个地下停车场好像已经不再开放了。我上了天文山、气象山,你说气象山比天文山适合看星星,终于懂了,只是很可惜最后没能一起去,不过,最后在九乡河公园度过的那一晚,依然是很好的句点。谢谢你,我一直渴望遇见一个这样的人,有着有趣的灵魂,在自己的生活里用自己的方式热爱这个世界,走很多的路,看很多的风景。我总是想,却总是不知为何没有勇气。我被吸引,很依赖,其实也无比羡慕你。 越长大,友情与爱情对我而言就越是同源的。越珍惜的人,越是当作朋友在珍惜。于是我一直小心怀揣着自己的心思,很珍惜以朋友的身份跟你相处的每一个时候。我感觉得到你发自内心的那些,并没有因为怕被误会,就不表达出的珍重。也因此,我也能...
关于刘轩的二三事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辗转两地,或许博客依然会是我最适合的地方。 终于回到我的书桌打开电脑,拿出滑鼠时那个USB接头之前被我放回凹槽了,有一点难抠出来,所以又闪过了那时候他没说一句话把我的滑鼠接过去弄好后再没说一句话把它们递回来的画面。吧台还有学长、其他学妹员工,大家都很热心,可是那好像是我们的默契。 昨天正要把银行卡放到手机壳里的时候,瞥见两张梦创的贴纸,也心里触动了一下。对咖啡馆的记忆,我没有执着于贴纸,而他有,并且分享于我。这个真的很细心的人。在梦创呆了这么久我都没想过要留一张贴纸。包括上次点给嘉欣的维也纳咖啡,从来没见过主动提醒顾客盖章的他,兴奋地要帮我盖章,可能刚好我刚盖好章放在那里晾干所以他才想起。然后说,欸你都有记录啊。嗯,我们其实真挺像的。梦创最后一晚,想要点一杯没有喝过的咖啡,他说,我都喝过了吧,连有酒精的爱尔兰咖啡都喝过了。让我把菜单递过去,“我来看看有什么是你没喝过的”,哇这样一句,熟悉,的说辞,真的让人,很开心。包括给我粽子的那一晚,去吧台找他接水时,学姐热情地要给我一根吸管一起喝她们的酒精特调,他立马摆手说这她不行,她接受不了。抱歉,我就是很吃这一套...被罩住的感觉。我永远不会拆你的台,哈哈,我非常甘心做小跟班。这些说辞的意义从不在于它是否真的准确、真的是对这个人的了解无误,而是那种安全感。“我了解她”,“我也信任他”。其实那一刻自己有多想。想,他这迅速的反应,怎么有点像是在表达,如果她能喝我当然早就给她也尝尝了。哈哈。 打开youtube,历史记录还停留在一连串李健的歌。应该是出发上海去接爸妈二姐的机前,收拾房间收拾到凌晨四点的那个晚上。夜爬紫金山的时候,他用蓝牙音箱开始播歌。终于有一首中文歌,是《凤凰花开的路口》。一样对我有不同意义的歌。然后聊起在他完全不听中文歌以前,一度很喜欢李健的歌。我也有过那么一段时间。网课期间吧,每天早晨下楼以后就让天猫精灵播李健的歌。看,我们,真挺像的。 带爸妈二姐去梦创的时候,还有老高一起在聊天。聊到可以去学校图书馆看看,我说那我得刷四次卡了,他说可以借我他的校园卡。他没用到,都是用电子的。那时候实在是被惊到了。被他的大方惊到,也被他的信任惊到。想起窦义哲给我看他身份证上的韩文,那时也是惊讶的。他们总有相似的影子。尤其,对昆曲的喜欢。哈哈 他成绩很好,英语很高分,物理还是满分的,服了...。 梦创最后一晚,带了几本书...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终于来到一圆。 实习第二天,也是和老板见面的第一天,在到外地出差的车上,我说我有一个一直很想采访的对象,因为比起文字,「日常」的影像人物访谈更合适。老板说,可以啊,之后你可以来负责这个策划。我直接傻眼,觉得遥不可及,也在想象经过整个实习以后的自己又会有什么变化。 然后在越来越熟悉工作室的一切、适应工作的内容、负责了一次杂活店的访谈以后,终于再提起想要访谈一圆。大二准备一项殡葬相关的大作业时,曾经私信过一圆希望可以了解一些马来西亚殡葬相关的现况,没有准备好也没有效率地沟通所以无疾而终,在心里留下了一些些疙瘩,每次想起来都是不想要回忆起的,那个待人处事还没有足够思虑,没有足够得体的阶段的自己。 从表达采访意愿,到敲定初访与正式拍摄的日期,那种顺理成章的感觉我还没能太适应,而这也是来到这里实习以后的一个收获很大很大的体验。只要你实际行动,就已经开始在实现。这是这个圈子的魅力,是这个身份的魅力,所以一直觉得这三个月见到了甚至认识了许多以前觉得遥不可及的人,是真正看见了这个圈子的运作,虽然肯定不只。 前期筹备过程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这是你自己想问的还是你想让观众了解的!” 是,是我自己想问的:’) 那天和老板说起,我其实很担心我自己太任性,一直要采访一圆还跟他们说了一大堆我自己的感想,所以当他们一位初访时问了心底的问题,一位访谈录制结束后说听了很感动,我心里很安慰很安慰。 老板说,不用担心会太任性,因为他们也是会reject的。我知道不用提醒我!哼!hahaha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关注的设计师有一天发布了她的作品,便是一圆,一家殡葬公司。那时开始关注到现在,很多记忆都已经模糊了,就是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回想起来,或许那个时候的自己很希望可以好好告别,却不知道能够如何挣脱记忆里参加过的那些总让我有所隔阂的丧礼仪式,所以才会为一圆的出现而激动。 访纲改了又改,过程很痛苦,总觉得影像呈现局限了文字写作无拘束的发挥空间,没能随心所欲地问、随心所欲地聊,我就没办法好好进入状态。初访前一晚,有幸与一位影像工作者前辈谈了一趟从加影回到PJ的车程,谈到第二天要去一圆初访,谈到文字访谈与影像访谈的不同让我无可奈何。他说了和我们团队里负责剪辑的同事自杂活店访谈便说过的话:“我们会剪到很惨” 直到再听到同样的心声,我才终于把这句话放在心上。他还和勇丰认识,说勇丰去过一趟印度,在在殡葬公司实习和正式...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到此刻,有点沉不下心去睡 觉得今天一天已经恍若隔世。 今天在摊位,开始读起了大冰的《啊 2.0》 这是一位,我中学时某一次在图书馆读到了他的书以后就无法自拔的作家 一连把几本都借回家看完,对藏漂的生活、民谣歌手们、丽江那一家大冰的小屋向往不已 我难以形容他的书里记叙的他的生活、那些人们的生活 个个都活得就是个诗人,就是个民谣歌手。 也正因为这样,后来不再继续着迷以后,觉得再也不会翻开他的书, 尽管那很长一段时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把他所有的作品都买下。 可也许就是这样一本,脱离现实生活的书,才刚好适合在摆摊中的状态下翻开 然后很庆幸。 深刻感觉到自己心态的不一样了,也刚好这一本讲的不再是那些远方如诗的生活
27/08/2022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27/08/2022 那一个星期实在很充实 充实到状态内的小伙伴倖伃很担心 状况外只想到可以到处走活动也要到了很期待的我每天很快乐 接连两天的记者会,第一天是在倖伃家加班过夜以后第二天一起出发,记者会结束以后在城邦呆了很久,尤其遇见了一本出乎意料很有意义的插画书。 第二天走了很多路,先是走过了几年前和家人来刚好碰上书展抱着一叠书抬头就看见双峰塔的那一段走廊,来到高高的酒店大厦,有白葡萄酒还有好吃好吃的食物,然后再走回去和老板在cafe碰面开会,我们再继续奋斗到晚上八点心满意足地离开 第三天搬着很多东西到台湾观光局开会,然后又是一次找个cafe落脚的开会,直到八点多离开 很爱玩很爱出差,也开始为没办法到工作室,一些筹备工作没法进行,而担心了,于是已经排好了第四天也就是活动前一天到工作室以后一整个时段需要做好的东西,也因此工作室的大家一起拖到了下午三点多才订来外卖 大家都在嗷嗷叫说我们都是铁胃,其实是lixian那一口热乎乎喂到大家嘴巴里的豆沙包拯救了我 当晚到现场提前布置,终于看见现场,终于有真实感,也真的需要做许多工作了 直到这时候我才进入状态 才深知我自己的准备工作并没有做好 些些心态崩溃的时候 还好大家都在里面彩排 我可以一个人好好弥补一些错误、一些疏漏 然后一个接触很少却让我很熟悉舒服的大姐姐刚来到 很有朝气地和我打了招呼 又让我振作起来了 外面的世界还是一样啊 再来可恩来帮手了 初来乍到并不能够感受到我所感受的的她并不能让我说出当下的不安 却又让我心安了 然后是在这个活动中彻头彻尾专注辅助,在当下更加让我感觉到自己的不足的倖伃来了 原来她也经历着不安 也有许多不受控的情况出现 原来我们还是同在一起的 我终于 心放下来了。 于是终于一切结束 也约好当晚就和倖伃回家过夜 不用担心太迟捷运停止运作了回到去也打不到车了以后 坐下来一起吃可恩带来的donut晚餐时 心里只剩下满满的感动 真的是谢谢有这些人们 我们可以一起道明天见再分别 盘算好回去洗个澡以后要过一遍第二天的流程还有剩余的准备工作以后就一路畅聊彼此刚刚的心路历程 凌晨感觉整个胃都空了一起泡杯milo终于暖了过来继续奋斗 再在各自把自己的岗位流程过了一遍以后安心地说三小时后见然后入眠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这个晚上辗转难眠,快把蒋勋老师一个小时多的 「谈苏东坡」听完了,依然没有入眠 不自觉开始思考了很多,也不自觉开始打起了腹稿,直到刚刚才意识到,应该把它们写下, 并且刚好就可以以一个我早已想要好好写写的“主题”作为开头,那就是—— 谈谈 827 这个活动吧。 这是老板一个很大的案子,在我一个月前出差回来终于进入工作室的第一天被 brief 了一遍时, 它已经成形了,而我当时的感觉就是经历了一轮信息轰炸, 直到接近尾声的现阶段,才算是掌握了它的概念,还能够一起准备宣传文案了, 一个月前的我绝对想象不到。 算是这个活动让我开始时不时到小伙伴倖伃的家去过夜, 因为那段日子很忙, 会有第一次,是因为隔天我们俩要一起去参加记者会,顺道去城邦书店办事, 倖伃突然说不然我就到她家去过夜,就不用花那么多时间在公共交通工具上。 那一晚刚好有赶着要送印的活动当天的宣传材料需要校对, 离开工作室时雨下得挺大,也很饿,护着把几样想不起来是什么了的活动用具搬上车子, 然后到附近一家二楼的台式小店吃了卤肉饭和芋圆,买了第二天早餐的面包, 再一起回家。 在一个自己的生活里大部分都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城市,坐着能够畅聊的朋友的车, 一起回朋友的家的感觉,真的是很幸福的,有一种,终于真正在这个城市生活的感觉 尤其当我抵达那个家,这么明净舒适, 还有朋友和善不见外的父母, 我想起了我自己的家,我像是回到了我自己的家,我已经忘记了那种安心的感觉的家。 在朋友的房间,看到她生活的痕迹,她蓝色的床单被套、她读的书、她书桌上的杂志, 于是就觉得,明明我们结识的时间不算长,相处时却能够这么熟悉舒服,这个疑惑被解答了 原来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一直以来和我过着相似的生活, 我们喜欢着相同的东西,关注着相同的人事物,突然觉得不孤独了,不再担心寻不得知音了。 并且,朋友回到自己家里的状态,让我想起了曾经也同样住在家里呆在爸妈身边简单快乐的自己。 一进家门就热热闹闹地介绍带回来的朋友,一上楼就和弟弟斗嘴,而我全程也不住笑得灿烂无比,因为很放松、很自在。 原来已经有所变化了,我真的许久没有能够像她此刻的样子一样了。 827 活动结束,我就要开始接手准备回中国继续升学的《雪州誌》小伙伴可恩的工作了 827 与《馬可波羅》于我而言,像是我逃离“正职”的一个舒适圈 虽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对可以说原本就应当是我的“正职”的《雪州誌》会...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我之前以为你没有家庭,是因为我不敢相信一个父亲、一个五十多岁的人,还可以保持初心,做这么多自己喜欢的事情。」 记 日常 杂活店 Taka :) 线上初访时侃侃而谈,今天正式录制抵达是有些不知所措,而结束了我们俩都很紧张的访谈录制后,感受到一些变化,比如我会被问怎么还没有吃、怎么这么快不吃了,访谈中让我一直惊叹折服的对象好像变成了一个爸爸,而不知不觉开始并深入到与旁人隔绝的谈话,我们又成了无比平等的关系 谈了很多,很多。 我不好意思说,但其实从令我无比满足的初访时我就觉得,遇到了相似的灵魂。这种相似不是相似,而是一个借鉴,一位前辈,可以让我对自己一直以来的信念有了可以继续相信的依据,更让我看到更深更受启发的东西。 无论是山海,无论是本质,无论是纯粹,无论是我被唤醒的早已沉寂许久的对艺术的颤动。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莫名地很感动。 大一傅老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期末决定写北岛老师。《波动》、《城门开》,还有一个娓娓道来的静静的难得可以让我静下心听完的讲座(?)视频,还有几篇零散的的文章,包括老师和女儿的故事。还有老师经历过一段日子的,让我日后开始有所思考的,失语症。 同诗歌一样,《波动》这个故事,还有《波动》的后记也就是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们所经历的、西单那面墙,等等等,在那门课上其实是很多时候都是受到大量信息和文化冲击,至今依然没有搞太懂,但就是留下了很多很多说不清的东西,以为当初没听懂就过去了,原来在日后常常会一点一点浮现出来,就像当初听得懵懵懂懂的哲学课和传播学课。 “ 一个观察:知识分子身上都看不出什么岁月的痕迹。 北岛看上去和20年前没有什么区别。 在人群里还是显得拘谨、羞怯。 ” “ 但北岛至今没学会做一个名人。 他自始至终把麦标都拿反了。 这真好。 ” 真的很好。 是见过北岛老师的,在先锋书店。那个时候还什么都不了解,还好还是保留了记忆,延迟了一些也没有关系。 还有许知远老师。已经不记得是从哪里得知的他,反正最记得的还是某一天知道了单向空间这个地方,点进他们网站后看见许知远老师的大照片时喊了出来。当然没有很大声,但也足以让我了解到我到底有多么震惊。“怎么哪里都有许知远???”这是当下的想法哈哈哈哈 不过后来看到网络上对他的定位——公知,就明了了。 “ 许知远真的是社牛,我怀疑他还是 ENFP,或者专门请过来的氛围组。 他在开始的第3分钟就去吧台要啤酒(啤酒上还写着平原上的摩西),还想吃草莓。 并且和几乎是场上的每一个人点头,微笑,拥抱。在嘉宾试图幽默的时候鼓掌大笑。 想和许知远做朋友了。 ” 看过几期《十三邀》后就不会觉得突兀了。哈哈哈 不过,《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过的一点点前面部分,还是有很多触动,在当时。 还有微博上关注的一位独立撰稿人转发的, 「.. 许知远和钱老在小区散步,钱指给许知远看树叶,说颜色丰富,摄影师把镜头对着钱老,结果他说,你们别拍我,拍树叶啊。 许知远问,哪棵树跟您的内心世界精神气质最像? 钱老说,这个时候就别想啊,你还是习惯性思维。不要介入知识,自然就是自然,什么意义都不要赋予。 ... 不,钱老说,别想这些。 两个人都可爱。」 累吗?我在心里有过这样的想法,不过后来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今日是十一的生辰,希望她在这里,可以日日欢喜。 十一,又长大了一岁。」 「如果他死了,不希望你去找。死在何处,就葬在何处。」 “你看他们的眉目之间,有什么? 有情。” 「承诺,对一个将士来说,比生命还要沉重。我可以答应你,如果有朝一日,我遇到什么不测,定会有人告诉你,我死在何时,死在何地。」 「人世间,最难开口的,就是真心话。」 「我不是英雄,我也有私心,我也有自己想做,却不能做的事情。」 「来年开春,我带你去雁门关。」 “你说,想一生于西州,修撰经史。是不想嫁人,还是想嫁的人,你不能嫁?” 「是我食言了。 说好带你回家,回来了,却没能留住你。」 「皇太后有懿旨,让我收你做义女。十一,你愿意吗? 好。那本王,便抗一回旨。」 “殿下以王军送姑娘,这是在告知世人,小南辰王永远是姑娘的后盾。” 「怕你更难过。」 “有一个人想见你,西州来的。” 「怕你逢乱入宫,发生什么意外。」 『他比世人说的更好。』 「心里话,心里话不是应该,原封不动,压在心里吗?」 「不怕你惹麻烦,只怕你,过得不如意。」 『我有一个,自少时喜欢的人,从来没有和任何人讲过。除了我阿娘,无人知晓。我不敢告诉别人。』 『没有辜负,从未。』 「我答应过她,绝不观礼。 在这里也一样,同样是中州,同一场雪,送她出嫁。」 「辰此一生,不负天下,唯负十一」 『王军都回来了,你为何要留在平阴?』 『水淹匠州、硕州鏖战、六出岱州,他们都忘了,只记得你一身美人骨,被百姓称颂,威胁了他们。 你一生无妻无子,究竟是为了什么?』 『自此,漼氏再无不孝女,时宜,只是南辰王府的十一。』 『天理昭然,终有还我王军清白的一日。』 『周生辰,我来嫁你了』
一生一世美人骨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看完《周生如故》后马上来读时,读不进。满脑子都是师父和十一,没有耐心体会周生辰和时宜的相遇、周家的神秘庞大,于是终于决定看《一生一世》。很庆幸看了《一生一世》,因为把《一生一世》看完以后再来读原著,原著里转世的周生辰、时宜的深情、两世的纠葛,才更突显、更细致、更走心。《一生一世》可以说是欢快版了,也过于简单。小南辰王历经转世依然未逝的风骨,在原著里才感觉得到,绝非是《一生一世》里老实憨厚的周生辰而已。 身边已有两个人告诉我看了《一生一世》以后《周生如故》的心痛就可以被弥补,其实只有梅行说的那句,也不知道上辈子是不是欠了周生辰什么,这辈子义无反顾要陪他走下去,真正让我释怀。 还有时宜说的那一句,一个男人,总要做点和名利、爱情无关的事。我终于明了为何会这么这么惦记小南辰王。原来比起对放在心上的人的付出,这才是真正的伟大。“辰此一生,不負天下,唯負十一”,真的,就足够了。“没有辜负,从未”。
《This is Going to Hurt》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有一个片段,是妇产科病房里那位准妈妈病患得知将由另一位黑人护士接手自己时,问现任的白人护士能不能继续负责她 在主人公医生出声前,我就皱眉头了,没想到这部剧里还是要碰上这个议题 但主人公医生挑明了病患是在肤色歧视时, 心里又有点觉得也没有很合适的感觉 然后那位资深的黑人护士依然心平气和地与病患沟通,并且制止了医生继续为她维护 出了病房以后说,我不需要一个白人骑士来维护我的尊严。 乍听之下觉得,啊,怎么好心被当旅肝肺 可也让我开始思考,确实那位病患没有明确表达自己是因为肤色所以要指人负责自己的护士,而主人公这样挑明,好像反倒让那位黑人护士成了弱势的需要被声援的一方。 到底这种分寸应该如何拿捏啊 有点像步入这个时代性少数群体的合理化开始进入大众视野,每每谈及都要声明自己是支持的。这里面有多少道德绑架的成分,我有时候都会问自己究竟真正了解过所有这些“敏感”议题吗?我所表明的立场是发自内心的,没有受外界眼光影响的吗? 如果我需要被声援、被同情,我才不需要一大群表示支持我,然而其实面目全非模模糊糊的一群人。 如果我是那位护士,我想我不屑于在一个,并没有很在乎,甚至可能也不是有心的,纯属不够成熟不够豁达的人面前,向她争取对我的认可。 还有之前读《無本》杂志第四刊,谈到“我们”与“原住民”的关系,一个让我当头棒喝的举例: “ ‘如果他们决定把土地上所有的森林砍伐,把木头都卖了,那么有些人就会反对了。’ ‘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原住民不是应该是爱好和平、热爱大自然的才对吗?’ ‘是吗?原住民必须热爱森林?很想要活在大自然环境里面?’ ‘他们想住在冷气的公寓大楼里面难道就不对了吗?就不属于我们应该帮助的群体吗?’ ” 就是几天前看的时候被触动的片段,在今天早上醒来是在脑海里来来往往,然后不自主开始打了腹稿,于是写下来了,一些思考,没有结论,但我想需要更多的从来都是思考,而非结论
我在冬令营的日子-2015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第一次知道这个冬令营,其实是在四年前爸爸从报章上看到的,两个姐姐懵懵懂懂地报名然后就参加了。那时我才11岁,听着她们回来后和我分享的各种活动和情景,我就告诉爸妈等我上了初中一定要参加。 四年后的今天,我已经是冬令营的前营员了,看到群聊里的征文公告,回想起冬令营十天的点点滴滴,难免还是有点伤感,大半夜一起挤在楼梯间吃杯面、手忙脚乱的话剧彩排、每一天晚上感性的历程分享、还有为副队长办生日派对的日子终究一去不返。 报名截止前夕,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潇潇洒洒的交上表格,一个人去了。记得集训前一天,一直以来的期待和勇气突然被恐惧替代了,突然开始害怕去到那里会不会少带东西、我的组员会不会不好相处、姐姐口中的慈善农中的训练会不会很恐怖,然后就想着这些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上了飞机然后浑浑噩噩找到了集训地点,一片黄黄人海。报了名换了营服认识了第一个朋友,Phoebe。有点拘束地一面听致词一面观察未来十天要一起相依为命的营员们。换回便服的时候我永远不会忘记我是如何以一种错愕的表情看着被我误以为是男生的依琳走进女厕。然后与我的组员们相认了,智慧,有!毅力,有!活力,有!我们是,欢喜就好! 晚上与素未谋面的玮玲在几句简单的交谈中度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兴兴奋奋地上了飞机。狭小的机舱座位对当时心情躁动的我来说简直是种煎熬啊。一走出机场其实很失望,说好的冬天呢,感觉好像还没离开马来西亚啊。 抵达茶校时觉得他们很热情,还出来迎接我们。领宿舍钥匙与房号,609。有种不祥的预感,六楼。宿舍比想象中好太多了,有冷气有热水连牙刷牙膏毛巾沐浴露都准备好了,而且还有Wi-Fi。茶点和晚餐的分量真不是一般的多,晚餐八个人吃十道菜,根本吃不完,好浪费。也因为这一餐,“水果女王”这个外号诞生了。 ...
疫情之下的线上留学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文/王旖旋 2021年7月 六月尾声,境外留华学生的第三个网课学期结束了。 应届毕业生小盈在腾讯会议上结束答辩后,便开始着手处理自己已经在宿舍里积尘了一年又五个月的生活用品。洗衣液、纸巾、衣架,这些还能再添购的日用品只能被舍弃。自己远在马来西亚,连宿舍里的物品都需要拜托朋友帮忙打包邮寄,更别提将这些尚可使用的物品进行转售,只得丢弃。很不环保,也没办法了。55公斤的物品被装进3个大箱子里。从清华大学紫荆学生公寓寄往转运仓的费用大约200元,再寄往马来西亚柔佛州的家中,约400元。加上买箱子的费用,以及作为答谢给朋友包的400元红包,小盈花了1100元,将自己4年的留学生活打包、画下句点。 生物科学专业的实验课比重不小,也是网课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小盈感到庆幸,疫情爆发时自己已经进入大三下学期,没有落下的实验课,毕业设计也能够以文献综述代替实验。会议软件偶尔会出现卡顿、教室录播设备呈现的板书模模糊糊、老师忘了开麦克风、...线下与线上同步进行的课堂中,常常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技术问题,让上课质量大大受影响,“很不舒服,上到很辛苦”。庆幸的是,小盈遇见的技术问题过于严重的课,恰巧都并非必修课,得以毅然退选,不需要辛苦硬撑。 小盈在线上进行答辩时,另一头学校里的场景。(受访者提供) 大三结束后的暑假,她开始了在上海一家投资理财外企的实习。公司一共招了2名实习生,都来自清华。那位中国同学在暑假开始以后去到高级金融大厦里漂亮的办公室度过了实习期,而小盈只能一星期两次地与上级开会,跟进近况、熟悉业务,在ZOOM平台上完成远程实习。这份实习是小盈在半年前就已与公司接洽、确定下来的。当时是2、3月份,疫情已经蔓延至全球,马来西亚也进入了行动管制状态,不过公司方面持乐观态度,认为半年时间足以让疫情受控,却不想暑假逼近,小盈依然困于家中无法入境中国。 远程实习期间,小盈与上级进行视频会议。(受访者供图) “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疫情对于留学生的影响看似首当其冲的便是学业,因为他们无法回到校园、无法回到课堂。不过,对于钟莹盈而言,疫情真正给她带来的影响,是心态上的变化。 相较于在中国留学时充实的校园生活与较为竞争的环境,回到马来西亚后,小盈觉得自己的步伐变慢了,曾经攀比与竞争的心态逐渐变得平衡。“以前就是一直做一直做,参加这个参加那个,其实没有什么时间去想以后要做什么。”在家中上课,少了以往在学...